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更新时间:2020-06-22 16:48:26 点击次数:
早在2017年7月,在的成都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就提出规划统筹布局建设66个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产业功能区。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作为成都规划打造首破万亿级的主导产业排在第一位。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2017年,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300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居第一位。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20.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38.7亿元,增长14.9%。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
2018年11月,国家工信部第二次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分地区来看,四川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70.13,较前一年的69.7有所提升。2018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58亿元,同比增长14.1%,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七。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收入7366亿元,在省内占比约79.6%,显示成都作为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重要一极的地位。
2018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342.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达到48%,对经济发展助推作用明显。
成都高新区成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助推剂。在2018年,成都高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达123家,实现产值3000.5亿元,同比增长20.41%,产值总额占成都高新区工业产值规模84%。全年,高新区培育引进落户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生态圈企业17家。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签约项目13个,总投资约1100亿元。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其中,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12%。中科曙光在成都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代X86CPU芯片;新型显示占全国15%以上,京东方在成都建成的高端柔性屏AMOLED6代线推动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批量生产柔性显示屏的国家;成都是中西部唯一“中国软件名城”,产业规模占中西部30%以上,信息安全产业占全国总量的15%。
成都大力扶持电子信息产业
成都非常看重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成都看来,想要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核心支撑和关键所在,为此专门出台了《成都市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革攻坚计划》。下一步,成都重点聚焦“5+5+1”产业细分领域,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而电子信息产业也是成都的优势产业。未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将诞生过万亿的世界级现代化产业集群。成都立足于传统优势,将电子信息产业锁定成为首个将于2020年建成的万亿级产业——20178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3007366亿元,在中西部地区居第一位。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首的三大产业集群将成为成都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中的“拳头产业”,支撑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成都已形成了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正聚焦“一芯、一屏”攻坚突破集群发展,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已经日趋完善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链已经日趋完善
而且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比较均衡,新兴领域发展速度很快。根据成都市工业经济监测平台数据,20178年,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超900亿元,同比增长28%,占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超过10%,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等国内第一方阵城市,在中西部具有领先优势。
成都芯谷、高新西区格罗方德12寸晶圆生产线、紫光IC国际城等大项目的落地建设投产以后,将提升成都在国家集成电路发展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中国日报网报道,2019年4月21日,成都天府新区紫光芯城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据悉,紫光芯城项目包含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暨紫光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紫光大数据研究院、紫光智慧城市研究院、紫光天府工业云研发应用中心、紫光工业云四川基地。
该项目投资约500亿元,总用地面积约为2000亩,预计在2022年投入运营。
项目建成后,将对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产业从研发源头上形成强势引领。
另据中新网报道,早在2016年12月12日,成都市政府便与紫光集团签订《紫光IC国际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表示要建设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与紫光芯城项目,规划总投资约为2000亿元。
其中,紫光存储器制造基地已于2018年10月在成都双流区开工建设。
该项目2017年4月22日,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与紫光集团在成都正式签署紫光IC国际城项目合作协议。紫光IC国际城项目瞄准我国高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制造等薄弱环节,汇聚全球高端科技产业链,打造世界一流的半导体产业基地。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但国产化率不到10%,芯片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
这个项目的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是近年来在成都市投资最大的先进制造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将缩短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水平与国际一流厂商的技术差距,对我国实现高端、自主可控集成电路的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国际电子巨头格罗方德在成都设厂投资
国际电子巨头格罗方德在成都设厂投资
2017年3月16日,格罗方德也带着“总投资超100亿美元”“四川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外资项目”“格芯在中国最大最先进的12英寸晶圆厂”等光环入驻成都。与格罗方德比邻而居的英特尔早就在2003年于成都投资3.75亿美元建厂。
成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主要是借大企业和“中游”产业之势,向附加值较高的上下游拓展延伸,打响“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名气,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落户。在2018年3月,成都出台了集成电路产业支持政策,对集成电路多个重要环节进行了精准扶持。政策发布仅第二天,就有很多企业打电话进行咨询。
这也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资朋友圈”从2003年到2018年不断扩大的原因。这一期间,德州仪器、联发科、飞思卡尔、展讯等国际电子产业巨头先后入蓉。
2018年7月30日,伴随挖掘机的轰鸣,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28个重点项目正式开工,这是一个足以体现成都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
成都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时还注重生态保护
成都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时还注重生态保护
“传统园区只重产业项目引进,忽视了生活服务配套。如今设产业功能区,就是要补齐这块‘短板’,实现人城境业和谐发展。”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郫都区)推进小组组长赵东谈到新园区建设时表示,功能配套项目整体会比产业项目更早建成,能够避免“有产业无生活”尴尬。除此以外,园区还投入1.9亿元建设菁蓉湖公园,建成天府绿道、锦城绿道等各级绿道300公里,利用大投入保证经济产业与生态同步发展。
比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可以聚焦住友化学等企业个性化需求,有效回应企业对厂房电源双回路、车间洁净度、重型设备荷载等方面个性化需求,专业化推进标准厂房定制化建设,目前住友化学OLED触控模组项目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建成入驻。
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郫都区域还精心打造双柏国际化社区,重点围绕社区内居住的大量电子信息企业人才,通过“1+N”细胞式布局创智e站、e剧场、双小柏的厨房、Block街区等一系列公共空间,充分打造功能区党群会客、组织培育、资源对接以及社区人才文艺创作、演出互动、志愿服务、生活美学等多功能载体平台。
内生动力与外部资源有机结合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成都将内生动力与外部资源合理利用并有机结合的结果。截止2018年7月,成都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400余户,其中电子制造业500余户。聚集了英特尔、IBM、格罗方德戴尔、华为等60余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公司,从业人员60余万。此外,成都还拥有一批国家级电子类高校和科研机构。这足以说明,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之雄厚。
在集成电路之外,成都在新型显示产业、软件服务等方面也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布局。20178年,成都新型显示产业主营收入规模已达267亿元、同比增长53.6730%。完成新型显示产业工业投资172.23亿元,占计划投资额的160.14%。2018年1月到5月,主营收入66.92亿元、同比增长44.83%。
成都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交流会
成都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交流会
目前,在该产业主要围绕京东方、中电熊猫、天马微电子等面板制造企业,还在不断向产业链上游、下游延伸拓展。主要配套企业及产品,已聚集了业成科技(触控模组)、中光电(玻璃基板)、吉锐时代(触控模组)、路维光电(掩膜版)、东进世美肯(化学品)、日东电工(偏光片)、日本出光兴产(OLED材料)、精电国际(车载显示)等众多企业。整体来看,成都的新型显示产业的全产业链已成雏形,关键技术领先全国,终端产品优势明显。
成都还是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经过近十几年的积累,软件服务总量已达到相当的规模。2018年,软件业务收入达到3042.2亿元,呈现可喜态势:同比增速约14.2%,较2017年提升一个百分点。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10家,较2017年新增37家;市场主体新增约3.0万个,增长19.5%,总数达到约9.7万个;软件著作权新登记3.4万件,增长38.6%;新授权涉软专利在2018年前三季度即达到约1.2万件,同比增长60.7%;全年争取到2.73亿元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各类重大工程、试点示范项目88个,数量明显提升。
在5G商用之前,成都就加快了5G相关技术的全产业链布局和支持。成都以华为为龙头,牵引电子科大,成为中国5G技术研发及测试的先行军;围绕5G技术产业链及可能孕育的使用场景提前布局,引进及鼓励各类基于5G技术创新的科创企业;同时说服华为将5G手机终端相关的产业转移至成都,利用华为的核心技术,营造好的经商环境和产业环境,:华为从芯片设计,格罗方德进行芯片加工晶圆制造,,英特尔封测封装测试,到业成科技提供光控组件,京东方提供显示屏,富士康代工生产——这就是典型的业务实现功能区内企业产业链的生态。
华为鲲鹏生态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华为鲲鹏生态基地项目签约仪式
以格罗方德为例子,在2018年5月,格罗方德宣布与成都市合作共同推动实施FD-SOI生态圈行动计划,在成都建立基于22FDX工艺的世界级生态系统。2018年10月,格罗方德就在成都高新区召开了供应商座谈会,吸引了多达130余家供应商企业的参与。目前国内有芯原微电子、上海复旦微电子、国科微、瑞芯微电子等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已采用了22FDX技术,加入生态圈计划。(删除)
以华为鲲鹏生态基地项目为例。,在2019年8月,成都与华为将共建鲲鹏转化平台、鲲鹏行业解决方案孵化平台、华为鲲鹏天府实验室、鲲鹏生态基地展示平台,孵化基于鲲鹏生态的行业解决方案,共同打造鲲鹏生态产业园,推动鲲鹏产业生态创新发展。希望基于鲲鹏生态基地培育产业新生态,共同打造百万平方米产业园,开创计算产业新时代。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聚焦5G通信产业细分领域,重点招引三大运营商5G创新中心、微软AIoT和5G智慧医疗等优质项目,加快培育鼎桥通信、欧珀通信、TCL等终端通讯明星企业;组织召开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促进新华网、六间房、喜马拉雅等30余项数字文创项目对接落地,利用外部资源为区内5G发展加快赋能。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最不可或缺的要素是人才。在成都于2017年9月对外发布的《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后简称“规划”)中有“以电子科技大学为核心”的表述,充分体现了成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优势。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唯一的一所双一流A类建设高校,不仅可以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更为落户功能区的企业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撑。
成都加大投入留住电子信息产业人才
成都加大投入留住电子信息产业人才
成都有两所985、211院校,还有大批的电子信息相关高校,其中,电子信息技术是电子科技大学的优势专业,在全中国的排名第一位,也是最早一批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集成电路示范电子学院,其在读学生将近4万,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占比一半。
,这些学生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以后,留在成都的超过40%,其中只有不到20%的川籍学生,这说说明成都确实非常适合科技人员工作学习的一个地方。其招生结果和毕业结果表明,成都高校对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举一个例子,
在芯片这一重要领域,据官方数据统计,成都每年可以提供3000多名芯片领域相关人才。
电子科技大学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摇篮
电子科技大学是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人才摇篮
在芯片这一重要领域,成都也具备相对的优势。据统计,成都每年可以提供3000多名相关人才。因此,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成都有很好的理论和人才基础。
留住人才,除了产业集群优势之外,成都也在讲更多的相关配套落实到位。2019年3月,成都在《2019年成都市产业功能区建设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提出,将产业功能区作为成都市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破解“大城市病”、重构战略竞争优势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产城分离、同质竞争、公共服务不配套、基础设施不专业等现实问题。
比如,在功能区分上,成都高新区以英特尔、德州仪器等为依托,打造集成电路产业社区;以京东方等为依托,打造新型显示产业社区;以富士康、戴尔等为依托,打造智能终端产业社区;以华为成研所等为依托,打造清水河创智产业社区;以高新-成电无线众创空间为依托,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活力社区;在绕城内、西芯大道北侧片区,打造企业总部和商务功能产业社区;在绕城内、西芯大道南侧片区,打造电子信息人才和行业配套软件产业社区。
对于人才,成都还位人才留蓉兴建人才公寓,以保障他们能够住有所居。比如,位于成都市东北2.75环成绵立交内,城北出口高速一侧的城投梧桐栖就是其中一个人才公寓项目,并且在项目周边还分布着成都市二十七幼、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原青龙小学)、成都市海滨小学校、成都市实验中学和石室初中(青龙校区),可以帮助留蓉人才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本批次梧桐栖给人才们准备了4栋共384套人才公寓,预计2020年8月底精装交付。
而对于那些致力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创业人才,成都还成立了一支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基金,规模一个亿,首期募集资金5000万。这支基金的发起方是成都知名的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在聚集了一批电子信息企业的基础上,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将利用多样化的科技金融服务,用资本的力量助力园区企业进一步发展。
在优化金融资本供给方面,2019年底前,成都市讲实现每个功能区有一个主办牵头行,每个企业有一个主办银行,做到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快建立“5+5+1”产业引导基金,持续推进产业基金向产业功能区内项目倾斜。探索依托产业功能区发行专项债务融资工具。
在强化财政政策支持方面,2019年安排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资金31.5亿元,重点用于支持产业功能区建设及主导产业发展,构建良好财政政策软环境。
为了获取更先进的经验,拓宽市场渠道,成都一方面加快引进资源,一方面还致力于加快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的步伐,利用外部市场增加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引进外部成功经验帮助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带来真正的好处。
成都正在加快建设“会展城市”助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会展国际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助推器”。通过创新与运作“国内展会国际化合作、国内展会国际化拓展、国际性展会本土落地和名企国际化合资并购”四大国际化合作模式,加快成都会展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了会展业在拉动消费、助推产业、增加就业、扩大开放、营销城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速了国际会展之都建设。
在成都市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
在成都市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
通过持续建设,成都已经建立“一会三中心”,即贸易仲裁委员会四川分会和自贸区服务中心、仲裁中心、调解中心,并吸引吸引欧—蓉逆向国际采购大会、FlexChina(柔性电子展)、国际航空展、国际供应链与物流装备技术展览会等国际展等项目落地成都。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相关产品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开辟了新空间。成都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蓉欧国际班列”、多条国际航线开通,及双机场建设,已经打通了电子信息产业“走出去”的通路。
2019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当成都遇见新加坡,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活动上,双城政府携手“成新”(诚心)合作,通过两国间政府官员、高校教授、科研人员、高科技企业家、投资机构负责人及行业领袖之间的高峰对话,共同探讨如何为电子科创赋能,招募未来行业领袖人才,挖掘跨境间电子信息产业和金融领域的发展合作机遇,打造合作共赢的优质营商环境。
这次交流会也达成了多项具有实质性内容的合作协议,分别是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和新加坡-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的合作协议;四川易诚智讯科技有限公司与动力安全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以及成都芯火集成电路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与申万宏源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自2018年以来,成都着力规划并建设首个“万亿级”产业,全力推进《成都市促进电子信息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的“芯-屏-端-软-智-网”六大发展领域,践行科技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给各类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成都现已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是中国西部地区当仁不让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关键枢纽,具有强势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成都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全力打造全球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
地址:中国·广东省东莞市电话:0769-8888888传真:0769-8888888邮箱:1193159788@qq.com
版权所有:东莞市冠擎电子有限公司技术支持:唯尔官网备案号:粤ICP备11017050号-1